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曾用名: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SSN:1009-2137
CN:11-4423/R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610899984836578
被引频次:34668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化学文摘(网络版);生物医学检索系统;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临床医学
期刊热词: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K562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ASH大会盘点︱周剑峰教授:肿瘤免疫治疗升级,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1 18:4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周剑峰教授 编者按 : 2018年12月1-4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血液学盛会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如约而至。在这场国际顶级血液学大咖云集、汇聚全球最新学术动态及临床研究的饕餮盛宴上,

周剑峰教授

编者按:2018年12月1-4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血液学盛会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如约而至。在这场国际顶级血液学大咖云集、汇聚全球最新学术动态及临床研究的饕餮盛宴上,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可谓“炙手可热”。会上,本刊特别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就免疫治疗的话题进行了现场解读。

周剑峰教授访谈

“双靶点”CAR-T时代已经到来

目前,CAR-T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的淋巴瘤以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领域。过去一年里,CAR-T应用于B细胞肿瘤多作用于单靶点CD19,而今年更为突出的是双靶点的CAR-T研究。

双靶点的CAR-T具有重要的序贯耐受作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单位包括NCI等都分享了这方面的工作。在同一场报告中,6个讲者中有3个讲者均分享了双靶点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均证实,双靶点能有效地解决阴性复发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双靶点研究均提示,在治疗后第8-10个月时存在疾病复发,仍存在无法维持长期缓解和无复发生存的问题。这也提示着在靶点阴性复发的背后,存在潜在的机制导致疾病复发。发掘并克服这种机制,才能提高双靶点CAR-T的疗效。

CAR-T治疗后复发重要的原因是T细胞的留存和耗竭,这种耗竭往往在治疗后第8-10个月最为明显。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如何克服阳性复发,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CAR-T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

针对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细胞是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十分重要的方向。国际上,许多研究小组均验证了该类型CAR-T细胞对于多线治疗无效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这也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重要进展。然而,不同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显示,若以无进展生存作为以BCMA为靶点的CAR-T疗法疗效评价标准,各项研究结果之间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针对多线治疗无效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推荐应用CAR-T作为四线治疗。

目前的研究表明,以BCMA为靶点的CAR-T作为四线治疗,在患者中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8-12个月,显示出CAR-T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我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CR率,更是缓解持续时间(DOR)。只有显著提升DOR,以BCMA为靶点的CAR-T治疗才能在治疗推荐上有向前推进的可能。

关于CAR-T治疗的未来展望

在血液肿瘤领域,CAR-T研究进展明显,但CAR-T治疗价格昂贵,代价大。由于CAR-T能提高复发难治白血病和双打击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在此类患者可考虑早期应用CAR-T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将会改变现有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和化疗的传统模式。

与3年前相比,医生对细胞免疫治疗的关注度提高,若想获得更好的疗效,需要开展更多的工作,扩大病种,比如,淋巴浆细胞淋巴瘤,脾边缘带淋巴瘤,如何评价药代动力学特点,而不局限于单独从疗效上评价,如何克服复发的问题,加深对复发机制的认识。修饰CAR-T,CAR-T与PD1抗体连用,能否改善和提高疗效,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尽管目前关于人源化CAR-T的数据有限,相信今后会有相关研究相继报道。

总之,本届ASH大会中CAR-T细胞免疫治疗领域进展很快,数据更为丰富,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其长期毒性以及经济学方面的思考。当然,CAR-T仍处于初步阶段,许多方面并不成熟,我们相信未来的CAR-T技术将在患者的临床获益、安全性、经济效益比等方面都会越来越好。

专家简介

周剑峰教授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医院肿瘤生物医学中心”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常务委员,实验诊断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基因治疗协会委员,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委员。任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等学术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评委。主要专业方向为白血病,淋巴瘤的分子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在国际期刊如Blood,Nature Genetics, J Exp Med,JN CI 等共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影响因子> 200分,近5年论文的SCI 总引用一千余次。

文章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syxyxzz.cn/zonghexinwen/2020/0801/400.html

上一篇:2018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诊
下一篇:【学术前沿】第九届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