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曾用名: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SSN:1009-2137
CN:11-4423/R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610899984836578
被引频次:34668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化学文摘(网络版);生物医学检索系统;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临床医学
期刊热词: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K562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识别应对各种各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这一篇文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3 13: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何兵冰1,黄华艺1,2 1、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体外诊断事业部 2、美国罗斯威尔帕克综合癌症中心肿瘤外科 1 体外血小板聚集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概况 血小板由骨髓

作者:何兵冰1,黄华艺1,2

1、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体外诊断事业部

2、美国罗斯威尔帕克综合癌症中心肿瘤外科

1 体外血小板聚集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概况

血小板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成熟巨核细胞产生,体积小且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以及粘附、聚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等功能。血小板计数作为血细胞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其结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对相关疾病的判断和诊疗计划。日常临床检验工作中可遇到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外(试管内)血小板聚集(in vitro platelet agglutination)而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pseudothrombocytopenia)的现象,若诊断不当,会给患者的治疗过程带来风险,如误诊和误治(图1)。

图1:显微镜下所见的体外血小板聚集

假性血小板减少在所有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而在住院病人中的发生率约为4‰[1]。

2 导致体外血小板聚集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聚集可由体内和体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图2)。

图2:血小板聚集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

最常见的因体外血小板聚集而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乙二胺四乙酸钠盐(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EDTA)引起。EDTA依赖的体外血小板聚集而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最早可发生在抽血后的10分钟,血小板计数随之下降,国内学者对EDTA-PTCP的时间进程进行了观察[1](表1、图3)。

表1:EDTA-PTCP的时间与严重性的关系

图3:EDTA-PTCP的时间与严重性的关系

除了图1中显示的显微镜下血小板聚集的形态外,血小板卫星现象也是EDTA导致的一个原因(图4)[2]。

图4:血小板卫星现象

此外,低温导致的冷凝集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同时聚集的现象。一种遗传性疾病Hegglin综合征可出现巨大血小板现象(图5)。

图5:巨大血小板

因细小凝块而引起的一种血小板聚集情况的原因目前仍未明了。国内学者观察了一组355例体外血小板凝集造成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并做了详细分析[3]。原始资料引用如下(表2、3):

表2:106例体外血小板聚集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情况分析

根据该报道的资料,106例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例中,由EDTA引起的有52例,占49.1%,由EDTA和枸橼酸钠或肝素共同引起的有10例,占9.4%,由三种抗凝剂同时引起的有7例,占6.6%,而因难抽血引起的有28例,占26.4%。可见,EDTA是引起体外聚集而导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

进一步按临床特征等进行分层分析表明,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季节等与血小板聚集有关(表3)。

表3: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季节等因素与体外血小板聚集有关

3 EDTA依赖的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发生机制

由EDTA等引起的体外血小板聚集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的病理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明了。1969年Gowland[4]等人最先报道了EDTA-PTCP。其发生率各实验室的报道有些出入,从0.07%-0.2%不等,可能与观察的病例情况、人口特征甚至地区性有关[4,5]。关于EDTA-PTCP的发生机制,一般认为患者血液中存在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在EDTA存在下,自身抗体识别细胞粘附受体糖蛋白IIb-IIIa (GpIIb-IIIa),进一步刺激血小板激活抗原如CD62P (P-selectin,P-选择素)、CD63和thrombospondin(凝血栓蛋白)的表达,促发酪氨酸激酶的激活、血小板聚集,最终导致假性血小板数量的结果[5-7]。图6示EDTA依赖的体外血小板聚集发生机制。

图6:EDTA依赖的体外血小板聚集发生机制

然而,亦有研究提到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导致的EDTA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和GPIIb/IIIa位点无关。

4 EDTA依赖的体外血小板聚集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快速鉴别

?患者缺乏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

?血细胞分析仪提示血小板聚集情况的报警

?血细胞涂片在显微镜下可见血小板聚集现象

?将样本加热至37℃时可减少血小板聚集

?用其它抗凝剂重抽血后可减少血小板聚集程度

5 实验室解决血小板聚集的方法

?把样本置于37℃保温

?在EDTA-K2抗凝剂中加入5mg/L的阿米卡星阻断血小板聚集通路

?在EDTA-K2抗凝剂中加入6g/L的氟化钠进行抗血小板聚集

?在EDTA-K2抗凝剂中加入噻氯匹定进行抗血小板聚集

?使用柠檬酸钠或肝素抗凝的采血管重新抽血

?让病人到实验室机器旁即抽血即上机检测(图7)

然而,上述解决办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再次采血、患者到实验室采血检测,患者、护士和检验科医生都不满意,增加了不必要的劳动量和负担。

文章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syxyxzz.cn/zonghexinwen/2020/1113/493.html

上一篇: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名词解释和大题整理
下一篇:通过验血就能验出未来的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