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曾用名:实验血液学杂志
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SSN:1009-2137
CN:11-4423/R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610899984836578
被引频次:34668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化学文摘(网络版);生物医学检索系统;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临床医学
期刊热词: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K562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援助团结关注那群与血为友的人访南京鼓楼医院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11: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受访专家】 周荣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

【受访专家】 周荣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血管专业委员会血管生物学组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血液学专业委员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委员、江苏省血友病诊疗专家组副组长、美国血液学会及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会员。擅长治疗各种类型的贫血、白细胞减少、各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各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与血栓性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下午

昏暗的地下室中,当面对行刑队的枪口,14 岁的英俊少年阿列克谢难免回忆起他那富裕、荣耀却又充满痛苦的童年。无法控制的出血,随时有生命危险,这位1904 年8 月12 日出生的沙皇俄国太子牵扯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与亚历山德拉皇后太多的担忧与精力。当阿列克谢6 周时发生第一次肚脐出血,亚历山德拉皇后绝望地意识到源于家族的不幸流入了罗曼诺夫王朝。这份不幸源于她的外婆——汉诺威王朝维多利亚女王,一位开创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杰,“日不落”帝国的开创者,一位血友病基因携带者,欧洲“皇室病”的开端。

血友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皇室病而被人熟知,自维多利亚女王起,这种遗传病随着王室间的近亲通婚,被几乎散布至每一个欧洲王室家族,“传男不传女”,血友病对于那个年代继承王位的男性继承人的打击是巨大的,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历史的走向。阿列克谢太子的病情让医生束手无策,而成日的祈祷也不能为沙皇与皇后带来一丝丝好消息,这两位并不算智慧的统治者不可避免地滑向了“怪力乱神”的神秘主义深渊,迷信巫术、言灵、降神……当“妖僧”拉斯普京用催眠以及某些不知名的方法缓解了阿列克谢的症状时,沙皇一家给予了这位“神棍”匪夷所思的巨大权力与信任。自1907 年进入宫廷至1916 年死于刺杀,拉斯普京凭借沙皇夫妇的信任与愚昧祸乱俄国宫廷9 年,极大地扰乱了俄国的内政,当沙皇夫妇沉溺于对拉斯普京的信任中时,不但是平民,甚至那些对王朝忠心耿耿的贵族也十分愤怒,当国外战场上屡遭失败之后,内忧外困的沙皇俄国不可避免地崩溃了,沙皇一家也于1918 年7 月16 日被革命者处决于叶卡捷琳堡。如果说俄国的崩溃是“资本主义链条薄弱环节”的脆弱性使然,那阿列克谢太子的血友病至少将它的崩溃提前了十余年。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检测手段、药物干预手段的发展,几乎可以说每一位接受了治疗的患者都比曾经的沙俄皇太子要更加幸福,如今的患者不用再求助于祈祷、催眠,也不用在绝望中等待某次出血取走自己的生命。让我们认识、关注这种相对有名的罕见病,关注“玻璃人”的群体。

出了故障的血液,难以凝固的生命

结痂,止血,在我们看来是受了伤以后“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一个过程,对于血友病患者来说大抵是一种奢望。

起初,人们并没有怀疑问题出在血液本身。易出血、难止血更直观的理解是血管更容易被破坏、更通透容易漏出血液,向这个方向的研究一直在“死胡同”中打转。直到19 世纪末,科学家首次发现血友病患者的凝血速度要显著低于正常人,才让人们把目光转移到有缺陷的血液上来。

我们会看到的结痂、止血仅仅是表象,而背后发挥作用、完成这一切的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生理机制——凝血过程。血液在体内呈液态流淌,承载着我们的生命,而如果组织、血管发生了损害,我们便需要血液尽快凝结,封堵住伤口,这便需要凝血系统的激活。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凝血过程是一个多种因子、蛋白逐级激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常状态下非常快速、迅猛,学者们十分形象地将其称为“凝血瀑布学说”。虽然缺乏最根本的数学模型,这种学说仍然只是假说,但不妨碍我们发现如果其中某些环节的中间物质出现了异常,这个联级反应便根本无法推进下去,患者自然也就无法凝血。

到了1937 年,两位哈佛大学的医生率先从人血浆中分离出抗血友病球蛋白(凝血因子Ⅷ),而大部分血友病患者的体内这种蛋白的水平极低甚至不存在。研究证明缺乏这一凝血因子正是导致血友病凝血障碍的直接原因。至此,人类发现血友病的部分真相了。正当全世界都在为这一发现惊叹时,阿根廷却注意到了另一个现象:一个血友病患者的血液竟然可以纠正另一个血友病患者的凝血障碍,反之亦然。毫无疑问,两份缺失了同样物质的异常血液,不可能实现两位患者的相互治愈,由此他大胆猜测可能存在另外一种与抗血友病球蛋白无关的凝血异常。1952 年,医生在一位5 岁血友病男童史蒂芬·克里斯默斯(Stephen Christmas)的血液样本中发现,他的抗血友病球蛋白水平却完全正常,反而是另一种未知蛋白质(凝血因子Ⅸ)的水平异于常人。后续的研究发现这种类型的血友病患者也存在一定比例。随着更加完善的凝血机制研究,人们发现了大致的凝血机制和参与其中的重要物质,这些凝血因子被用罗马数字命名,其中影响血友病的两种凝血因子分别被命名为凝血因子Ⅷ和凝血因子Ⅸ,也就是患者和医生口中常提到的“8 因子”“9因子”,相对应的两种血友病被命名为A 型血友病和B 型血友病。

文章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syxyxzz.cn/qikandaodu/2021/0708/666.html

上一篇: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实验的改进
下一篇:第十五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